有着200多万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周口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人力资源大市”,但在眼下,很多本地企业却在抱怨“招工难”。记者深入采访有关各方,试图解答一个问题——本地企业为何“招工难”?
□ 记者 吴继峰
一边是200多万劳务人员浩浩荡荡奔赴全国各地,一边是本地企业抱怨“招工难”。在号称“人力资源大市”的周口,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经常性地补充工人、储备工人,才能使企业不因工人不足而停工停产。受长期农耕文明的影响,周口人在传统观念上是恋土恋家的。但是,为什么这200多万劳务大军宁愿选择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而对本地企业提供的岗位不屑一顾,很少有人愿意在家门口就业呢?
企业抱怨“招工难”
在日前召开的一次企业家座谈会上,周口长城门业公司、周口鑫达纺织公司、周口五得利面粉公司的负责人纷纷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逐步恢复生产之后,周口的本土企业又进入了新一轮“招工难”怪圈。
周口长城门业公司负责人说,长城门业公司目前用工需求很大,可是现在要想大批招人却非常困难。目前,长城门业熟练技工的工资水平在1500~2200元之间,要说在周口,这个工资水平应该算是中等以上。但是前来报名进厂的仍然是今天两个,明天三个,稀稀拉拉,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周口鑫达纺织公司负责人说,为了留住工人,鑫达公司专门投资改造了职工食堂和宿舍,但是工人流失仍然严重。周口五得利面粉公司负责人说,不久前,公司想招聘一批大学生从事生产管理,报名报了89人,但是到最后真正留下来的只有29人。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无一例外都在呼吁,政府劳动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能不能适当引导一下技工流向,让本地人才服务于本地工业经济发展。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渴求,也在一些人力市场得到印证。据周口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王建钧透露,目前周口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的空岗一直保持在6000~10000个。
本地企业为何“招工难”?
“今年年初,商水一家企业强烈要求我们帮他们输入一批人才,当时承诺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我们就安排了十几名学生进厂工作。但是学生进厂后,工资却达不到他们承诺的水平,好一点的工资在1000元左右,差点的只有800~900元。结果学生不满意找到学校,我们不得不重新为他们安排工作。这样的事儿多了,我们也就不愿意跟本地的用工单位合作了。”周口科技职业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还说,一般来说,职业学校都愿意跟南方的大厂合作。因为南方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企业文化也比较成形,学生安排进去,从进厂的第一天,到离厂的最后一天,每一天都会计算工资。如果是合同期满离厂的,还有可能赠送一个月的工资。这样一来,学校就比较省心。学生对学校的安置感到满意,职业学校才能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项城市郑郭镇金东村外出务工青年金霞夫妻俩,这几年一直在深圳一家公司打工。金霞的丈夫干得年限较长,已经是公司生产线的班组长了,现在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金霞本人的工资也在2000元以上。金霞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在南方工作比较省心,吃的、住的公司都安排得很好,不仅宿舍里有空调、冲凉房,吃饭也免费,而且一进厂就和厂方签订了用工合同,干起工作来有安全感。“年轻的时候得打好经济基础,当然是哪里条件好,哪里工资高就往哪去!”金霞这样说。
作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高级职业技导师,王建钧对周口企业“招工难”问题也有过深入思考。王建钧说,为什么周口本地用工单位“招工难”,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当然是首要原因,但同时也与周口企业用工不规范有很大关系。有些企业本来已经招到了工人,但是干不了多久又都流失了,其中的原因恐怕需要用工单位自己去总结、去分析。很多企业不和工人签订劳动合同,企业需要人时心急火燎地招人,人力需求小的时候又不分青红皂白地裁人,工人工作起来没有安全感。甚至有的企业为了节约用工成本,想方设法克扣工人工资。面对这样的大背景,企业招工怎么会不难?
而对于不签劳动合同的指责,用工企业也有许多说辞。采访当中,川汇区某企业主管人力资源工作的负责人向记者坦承,不签订用工合同是周口很多用工单位的“通病”,他所在的企业也不例外。为什么不签?这位负责人说,只要一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就必须给工人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但是目前社会保险没有实现全国“通存通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不断流动、更新是必然趋势,工人一旦跳槽,企业为工人缴纳的保险金就等于白白浪费掉了。
企业要靠待遇和事业留人
尽管说起来都有难处,但是本地企业要运转,有关各方就必须共同面对、共同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王建钧说,这几年,劳动部门举办了很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交流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劳资双方的需求。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人力资源市场也在不间断地给企业介绍工人、输送人才。但是必须看到,技工流向是不能简单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的,劳动部门不可能强制让技工在本地工作,很多时候需要用工单位自己想办法靠事业、靠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周口联营职业中专校长侯联营认为,待遇过低是本地企业“招工难”的第一原因。他说,企业用工是市场行为,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本地企业“招工难”的现状,必须运用市场手段,给工人提供更合适的工资待遇,不能丢西瓜捡芝麻,整天想着怎样少给工人工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是本地企业能够留住人才的基本前提。
从管理实践看,人管人、制度约束人、文化影响人等三个管理层次的效果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不可否认,本地有些企业更迷恋人管人,表现为:企业不像企业,管理上更像那种只能挣些小钱的小作坊;企业主不把自己当企业家,更满足于当个整天和工人讨价还价的监工。工人无法形成对企业发展前途的认同,找不到文化上的归属感,这也是他们不愿在本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周口科技职业学院负责人所说,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表面上看用工单位有自己的说辞,但说到底还是企业管理不规范,在变相降低用工成本。作为立足周口的职业培训机构,大家并非不愿意支持本地企业用工需求。但是政府部门也好,职业学校也好,都不可能强制学生在哪工作,这得让本地技工从内心愿意到本地企业工作才行。因此说,本地企业必须提升管理水平,在企业管理中彰显出文化的力量,才能让拥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愿意来,并能留得住他们。